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就业保护与社会保障

被引:98
作者
王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 就业; 就业保护; 社会保障;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2003007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冲击更为严重和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就业、没有明确雇佣关系的灵活就业、小微企业就业增多,以及外出农民工等成为主要的就业群体,而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对这部分就业群体的覆盖不足,这导致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就业"措施在实施中面临政策可及性差、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提升"稳就业"措施实施的效果,有效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和重点群体,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政府—社会(社区)—个人"的治理链条,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在疫情期间捕捉就业和社保体系存在的漏洞和发展困境,促进我国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的长期改革,使其适应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5+2 +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中等收入陷阱到门槛效应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9, (11) :3-14
[2]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J].
李扬 ;
张晓晶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4-19
[3]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5-19
[4]   转向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保体系 [J].
朱玲 .
劳动经济研究, 2014, 2 (04) :3-20
[5]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J].
王国刚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70-81+148
[6]   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兼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的演变 [J].
谢富胜 ;
黄蕾 .
教学与研究, 2005, (08) :36-42
[7]  
疫情冲击下的服务业:严冬过后是阳春[N]. 奉清清.湖南日报. 2020 (007)
[8]  
各地稳就业政策打出“组合拳”[N]. 王舒嫄.中国证券报. 2020 (A02)
[9]  
就业变革[M].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张成刚, 2019
[10]  
复工还是防疫?调研解读中小微企业的两难困境 .2 张晓波,王睿新. https://mp.weixin.qq.com/s/A1esPYtNE7AKTiM9kzy61A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