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总体设计

被引:119
作者
李新 [1 ]
刘绍民 [2 ]
马明国 [1 ]
肖青 [3 ]
柳钦火 [3 ]
晋锐 [1 ]
车涛 [1 ]
王维真 [1 ]
祁元 [1 ]
李弘毅 [1 ]
朱高峰 [1 ]
郭建文 [1 ]
冉有华 [1 ]
闻建光 [3 ]
王树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生态水文; 遥感试验; 流域观测系统; 黑河流域; 航空遥感; 水文气象; 无线传感器网络; 真实性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P332 [水文观测(测验)];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081501 ;
摘要
介绍了"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的背景、科学目标、试验组成和试验方案。试验的总体目标是显著提升对流域生态和水文过程的观测能力,建立国际领先的流域观测系统,提高遥感在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由基础试验、专题试验、应用试验、产品与方法研究和信息系统组成。其中,①基础试验:搭载微波辐射计、成像光谱仪、热像仪、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设备,开展一系列关键生态和水文参量的观测;发展遥感正向模型及反演和估算方法。形成覆盖全流域的水文气象综合观测网,为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提供更有代表性的模型参数、驱动数据及更高精度的验证数据。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度量生态水文模型所需的若干关键的驱动、参数和模型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开展航空遥感定标和地基遥感试验。依托传感器网络,并辅之以地面同步和加密观测,开展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②专题试验:开展"非均匀下垫面多尺度地表蒸散发观测试验",采用密集的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矩阵,为揭示地表蒸散发的空间异质性,实现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尺度扩展,发展和验证蒸散发模型提供基础数据。③应用试验:在流域上、中、下游分别开展针对积雪和冻土水文、灌溉水平衡和作物生长、生态耗水的综合观测试验,将观测数据和遥感产品用于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游地表水—地下水—农作物生长耦合模型、下游生态耗水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提升遥感在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加强试验将在2012年5月起按中游、上游、下游的顺序展开,全流域持续观测期为2013—2015年。在各类试验的支持下,开展全流域生态—水文关键参量遥感产品生产,发展尺度转换方法,建立多源遥感数据同化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9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4:流域观测系统[J]. 李新,程国栋,马明国,肖青,晋锐,冉有华,赵文智,冯起,陈仁升,胡泽勇,盖迎春.地球科学进展. 2010(08)
[2]   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科学目标与试验方案 [J].
李新 ;
马明国 ;
王建 ;
刘强 ;
车涛 ;
胡泽勇 ;
肖青 ;
柳钦火 ;
苏培玺 ;
楚荣忠 ;
晋锐 ;
王维真 ;
冉有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897-914
[3]   流域科学研究中的观测和模型系统建设 [J].
李新 ;
程国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756-764
[4]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程国栋, 2009
[5]  
Coupling a groundwater model with a land surface model to improve water and energy cycle simulation[J] . Tian W.,Li X.,Cheng G.-D.,Wang X.-S.,Hu B. X..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12 (165)
[6]   Numerical Modeling of Wheat Irrigation using Coupled HYDRUS and WOFOST Models [J].
Zhou, Jian ;
Cheng, Guodong ;
Li, Xin ;
Hu, Bill X. ;
Wang, Genxu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12, 76 (02) :648-662
[7]  
Towards a network of observatories in terrestri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J] . Bogena H.,Schulz K.,Vereecken H..Advances in Geosciences . 2006 (10)
[8]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dynamics, plant geography and terrestrial carbon cycling in the LPJ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J] . S.Sitch,B.Smith,I. C.Prentice,A.Arneth,A.Bondeau,W.Cramer,J. O.Kaplan,S.Levis,W.Lucht,M. T.Sykes,K.Thonicke,S.Venevsky.Global Change Biology . 2003 (2)
[9]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Version 4.0 of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 Oleson K W,Lawrence D M,Bonan G B,et al. NCAR/TN-478+STR,Boulder,CO:National Center forAtmospheric Research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