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部分转轨国家经济改革成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徐康康
吴千
孙维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系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实证研究; 人民生活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产妇死亡率; 人民生活水平; 转轨国家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2.5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正> 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历了20多个春秋,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们对改革成果总结与评定的时候,很容易想起其他经济转轨国家。比较各自改革的结果,以便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衡量经济改革结果有众多不同的方面。而人民生活质量如何变化,无疑是评定其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试以一种简明而新颖的方法,对中国与部分转轨国家经济改革成果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关系加以实证研究,并予以总结。 1.反映人民生活质量指标的选取与收集 1.1 选取时的问题 人民生活质量是一个与社会福利相关的概念,除了绝对的数值衡量指标外,还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等主观判断。 比如城市化指标中的城市人口年增长率这一指标。一般来讲,很难确定一个国家某一年度城市人口增加到多高或多低的水平为最佳。因为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以为原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人口的有效流动,并相应提高整个社会文化和文明水平;另一方面,过快过多的人口流向城市易给城市的治安、卫生、教育等的管理带来严重的困难,同时由于由流向城市的人多为有一定文化基础、身强体壮的青年,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农村地区难免劳动力素质下降,严重影响科学普及和新技术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56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