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养本位的知识观转型:从客观主义到生成主义

被引:10
作者
刘亚
赵建梅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知识观; 客观主义; 生成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个体通过个人认知接收知识,知识是个体的客观认识。在素养时代,知识观发生了转型。生成主义知识观认为,课程由"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课程知识是基于师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探究、对话而生成,知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产物。生成主义知识观指向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情境中重建教学行动的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创造问题情境,并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 金生鈜.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1
[2]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埃文.汤普森,埃莉诺.罗施,李恒威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8
[3]  
民主主义与教育. 约翰.杜威,王承绪.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5
[4]  
纯粹理性批判[M]. 商务印书馆[德]康德 著, 1960
[5]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郁振华, 2012
[6]  
课程知识观研究[D]. 张良.华东师范大学 2015
[7]   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 [J].
蔡铁权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4 (09) :38-41+23
[8]  
Learners as Information Processors: Legacies and Limitation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s Second Metaphor. Mayer R 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1996
[10]  
Critical Issues in Therapy Outcome Research. Angela Pfaffenberger.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