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制度环境与环境治理绩效——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59
作者
祁毓 [1 ]
卢洪友 [2 ]
吕翅怡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质量; 市场化程度; 环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06 ;
摘要
社会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理论命题和政策困惑,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资本对增长、公平、贫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日趋加剧和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社会资本、制度环境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关系的三个基本假说,采用结构方程中的MIMIC方法测算了2004-2011年1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水平,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和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制度异质效应,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全国层面的社会资本呈现出较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地区的社会资本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后;社会资本总体上有利于环境治理,尤以社会信任和社会沟通的效应最为明显;社会资本与环境治理之间确实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社会资本存在着一个适度水平;政府质量和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资本的环境治理效应越大,改善政府质量所带来的社会资本边际环境治理效应更高,目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绝大部分城市面临着社会资本不足所导致的社会机制不全的困境;社会资本水平并不是越大越好,特别是当所处的制度环境尤其是政府部门难以满足社会资本的"需求"时,社会资本反而会引致环境治理的低效;但是如果政府部门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自身的运行效率,引导和沟通机制顺畅,实现与社会资本的匹配,会更有利于提升环境治理绩效。本文建议,重视社会机制尤其是社会资本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政府质量和市场机制在形塑和提升社会资本环境治理效应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资本与制度环境的匹配与衔接。对社会资本不同类型地区而言,各自侧重点和关注点应该有所差异,对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而言,重点应努力增加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相对适度的东部中等城市,应同时兼顾社会资本和其他制度因素的同步推进,对于社会资本相对过度的地区而言,应该将重点放在制度环境的改进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J].
陈刚 ;
李树 .
管理世界, 2012, (08) :55-67
[2]   公平与可持续:未来十年的中国追求 [J].
迟福林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5-7
[3]   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 [J].
陆铭 ;
李爽 .
管理世界, 2008, (09) :161-165+179
[4]  
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张庆丰, 2012
[5]  
Social capital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coastal areas: A review of current debat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 N. Jones,J.R.A. Clark.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 2013
[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Socially Fragmented Countries[J] . Elissaios Papyraki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 2013 (1)
[7]  
Governance, complexity, and resilience[J] . Andreas Duit,Victor Galaz,Katarina Eckerberg,Jonas Ebbesso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10 (3)
[8]  
Capital Market Libera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stability[J] . Joseph E Stiglitz.World Development . 2000 (6)
[9]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 . Robert D. Putnam.Journal of Democracy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