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创新联系的尺度差异特征分析: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

被引:15
作者
王兴平 [1 ]
冯淼 [2 ]
顾惠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创新联系; 创新型都市圈; 长三角; 南京都市圈;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5.06.01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城际创新联系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式有所差异。本文从"联系方式、联系尺度、联系范围"三个视角和基于"业缘、地缘、人缘"三种邻近性进行城际创新联系分析,以长三角核心区和区内南京都市圈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研究对象,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城际间的创新联系强度的差异,并对典型企业和人群的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全国整体层面,地理邻近性显著影响城际创新联系的强度,相同的区域单元内(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一日通勤范围)城际联系强于和区域外的城际创新联系;在同一区域单元内部,城际创新联系主要受到基于规模等级的业缘也即技术邻近性的影响;在区域内都市圈内部的城际创新联系中,基于人缘的社会文化邻近性如行政区划要素、校友学术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是技术邻近性和地理邻近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148 +1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 [J].
王秋玉 ;
吕国庆 ;
曾刚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102-108
[2]   本地网络联系和全球网络联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J].
王雷 ;
池巧珍 .
技术经济, 2014, (08) :1-9
[3]   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 [J].
王兴平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4) :9-16
[4]   城市间创新联系及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J].
牛欣 ;
陈向东 .
管理学报, 2013, 10 (04) :575-582
[5]   知识来源和创新联系的地理分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J].
吕萍 .
财经研究, 2011, 37 (06) :90-102
[6]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
[7]   论企业家技术创新的社会联系网络 [J].
黄擎明 ;
蔡宁 ;
陈军 .
科技管理研究, 1994, (03) :46-48+42
[8]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D]. 梁政骥.广州大学. 2012
[9]  
The dynamics of 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on: an analysis of co-patenting[J] . Sidonia Proff,Thomas Brenner.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14 (1)
[10]  
The geography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urope[J] . Jarno Hoekman,Koen Frenken,Frank Oort.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