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空间异质性视角

被引:5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以促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吴琦 ;
武春友 .
科研管理, 2010, 31 (05) :164-171
[2]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J].
冯泰文 ;
孙林岩 ;
何哲 .
科学学研究, 2008, (05) :987-993
[3]   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J].
尹宗成 ;
丁日佳 ;
江激宇 .
财贸经济, 2008, (09) :95-98
[4]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1979—2006 [J].
陈军 ;
徐士元 .
科学管理研究 , 2008, (01) :9-13
[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贤 ;
周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101-108
[6]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7]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8]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9]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10]   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J].
江锦凡 .
世界经济, 2004,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