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赔偿主体

被引:14
作者
李新天
印通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机动车交通事故; 责任主体; 归责原则; 判断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602 ; 030105 ;
摘要
不同的归责原则体现不同的责任分配思想和责任承担基础,因此其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也不相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没有采纳单一的归责原则,而是区分不同的责任范围和交通事故类型分别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是危险责任原则下保有者或者运行供用者的判断标准,因此将其作为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判断标准必然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一)项所确立的过错责任相冲突。我国未来制定的民法典应当在厘清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定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并规定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杜万华 ;
贺小荣 ;
李明义 ;
姜强 .
法律适用, 2013, (03) :32-37
[3]   车辆挂靠单位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承担的责任范围 [J].
颜国容 ;
金瑞彬 .
人民司法, 2011, (22) :105-108
[4]   “机动车一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解析 [J].
张新宝 ;
解娜娜 .
法学家, 2008, (06) :46-52
[5]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J].
杨立新 .
法学, 2008, (10) :109-118
[6]   挂靠车辆交通肇事后被挂靠人的民事责任分析附视频 [J].
李钢 .
人民司法, 2008, (10) :73-76
[8]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研究 [J].
程啸 .
法学研究, 2006, (04) :127-140
[9]  
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研究.[M].王利明; 周友军; 高圣平;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奚晓明.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