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法律主体性危机

被引:55
作者
陈姿含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主体性; 理性主义;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9.04.032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带来的治理困境,表面看需要规范制度的健全,更深层的原因是人的主体性危机。人在客观层面的特殊性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弱化,人工智能技术对人思维的模拟不断迫近,一元论的哲学进路可能会导致法律对人工智能的治理失灵。厘清法律规范中人的主体性的基础是自由意志,沿着以人为目的的目标,重建善的标准,是法律保证人的自主性和进行人工智能治理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未来简史.[M].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
[2]  
科技想要什么.[M].凯文·凯利.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哈贝马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M].邓晓芒;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6]  
人工智能哲学.[M].(英)玛格丽特·A.博登(MargaretA.Boden)编著;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 康德;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实践理性批判.[M].(德) 康德; 著.人民出版社.2003,
[9]  
判断力批判.[M].(德)康德(ImmanuelKant)著;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10]  
第一哲学沉思集.[M].(法)笛卡尔(ReneDescartes)著;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