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成因与出路

被引:32
作者
葛恒浩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
[2]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口袋化; 空白刑法; 规范目的; 概念思维; 类型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现象是检视中国刑事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样本。立法未能成功地设置协调的指引规范和建立明确的行为类型是本罪口袋化的最主要成因,而忽视本罪的空白刑法结构和规范目的的司法解释又助长其适用范围的扩张趋势。追根溯源,非法经营罪口袋化的思维症结在于立法者和司法者绝对化地运用概念思维。绝对化的概念思维既具有过度抽象的危险,也易成为非法治思维侵入法律领域的工具。相对而言,类型思维更有助于形成有条理的刑法体系秩序,也更符合刑法解释的思维路径、内容来源和方法选择。在刑事裁判中坚守非法经营罪的规范目的是缓和其口袋化的权宜之计,而适时启动立法修正程序则是破解其口袋化的治本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法律获取的程序.[M].考夫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2]  
刑法的知识转型【方法论】.[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0-16475-5
[3]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黄茂荣; 著.法律出版社.2007,
[4]  
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M].(德)N.霍恩(NorbertHorn)著;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
[5]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张明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行政许可法理论与实务.[M].周佑勇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  
法律哲学.[M].(德)考夫曼(ArthurKaufmann)著;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8]   刑法类推解释禁止之思考 [J].
赵运锋 .
当代法学, 2014, 28 (05) :61-70
[9]   网络非法经营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J].
张向东 .
法律适用, 2014, (02) :58-61
[10]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J].
陈国庆 ;
韩耀元 ;
吴峤滨 .
人民检察, 2013, (13) :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