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性研究

被引:47
作者
宋伟轩 [1 ]
白彩全 [2 ,3 ]
廖文强 [3 ,4 ]
周瑞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昌大学理学院
[3] 南昌大学计量经济模型应用与统计软件开发研究会
[4]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5]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居民生活; 耦合协调; 熵权法; 功效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借鉴耦合理论中容量耦合概念及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的耦合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分别对2003~2010年长三角16个地级市单元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耦合协调程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在2003~2010年这8a中都保持相对稳定,但上海市最高,为类型Ⅱ,其次为苏州和杭州,为类型Ⅲ,苏南地区和浙江舟山、湖州最低,为类型Ⅴ;(2)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先后顺序上看,长三角地区主要体现为类型B和类型C,反映出各个城市所重视的方向不同,如杭州市为类型B,更加注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苏州市为类型C,注重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82 / 13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收入格局演变研究 [J].
宋伟轩 ;
陈雯 ;
彭颖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37-1042
[2]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张春梅 ;
张小林 ;
吴启焰 ;
李红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1) :16-22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方法研究 [J].
霍影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27 (10) :78-83
[4]   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曹广忠 ;
边雪 ;
刘涛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139-2149
[5]   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J].
何宜庆 ;
翁异静 .
资源科学, 2012, 34 (03) :502-509
[6]  
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J]. 张青峰,吴发启,王力,王健.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 [J].
车前进 ;
段学军 ;
郭垚 ;
王磊 ;
曹有挥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46-456
[8]   有效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J].
李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8) :47-60
[9]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J].
吕韬 ;
曹有挥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51-360
[10]   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差异及决定因素 [J].
郝前进 ;
陈杰 .
经济地理, 2007, (06) :98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