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的“祛利性”

被引:23
作者
曹南燕
机构
[1]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默顿; 哲学研究; 人类; 精神气质; 社会学家; 社会科学家; 利益冲突; 无私利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 [科学研究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正>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否受利益驱动?受什么利益的驱动?这些利益之间有没有冲突?这些问题经常被科学共同体成员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长期以来,“无利益性”被认为是科学的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希望相信,科学家应该是“无私利”的,他们只“为科学而科学”,只是出于好奇心而从事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或科学家真的与利益无涉吗?应该如何理解科学的“祛利性”(disinterestedness)?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后期默顿的科学共同体社会学 [J].
吴忠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6, (06) :9-16
[2]  
科学的精神与价值.[M].李醒民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  
科学与社会秩序.[M].(美)巴伯(Barber;B.)著;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1,
[4]  
元科学导论.[M].(英)齐 曼著;刘〓〓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5]  
爱因斯坦文集.[M].[德]爱因斯坦 著;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