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差”概念应该淡出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

被引:8
作者
胡海鸥
赵慈拉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
[2] 中信实业银行
关键词
存差; 准备金制度; 现代银行制度;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2.07.009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随着我国的货币银行制度的转轨 ,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大一统”银行体制的概念——“存差”,失去了它存在和作用的条件。继续沿用这样的概念 ,不仅对金融现象的解释会引起岐义 ,甚至还会派生出其他谬误。所以 ,要从这个概念产生的制度源头上证明 ,它今天应该淡出我国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理由。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我国基础贷币供给主要方式的选择──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买入 [J].
胡海鸥 .
上海金融, 1996, (11) :11-12
[2]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胡海鸥, 2000
[3]  
中国货币供给机制转轨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胡海鸥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