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与环境正义研究

被引:22
作者
王书明
张彦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水污染; 环境正义; 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分析《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和典型水污染事件,研究发现,我国水污染引发的社会不公主要表现为:①上游企业、居民等排污,下游地区居民、政府等承担水污染的后果;②城市将河流当作排污通道导致农村环境致病社区化;③严重的水污染导致水资源与环境代际分配不公。治理环境不公,走向环境正义需要经济高效、社会公正、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观,需要鼓励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和公民的有效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92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人水和谐 [J].
陈阿江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0 (04) :19-24+94
[2]   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 [J].
陈阿江 .
学海, 2008, (04) :52-59
[3]   告别风暴建设制度 [J].
潘岳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 (21) :56-58
[4]   潘岳:水污染逼近危险临界点 [J].
潘岳 .
记者观察(下半月), 2007, (08) :24-25
[5]   中国水污染事件纪实 [J].
丁莞歆 .
环境保护, 2007, (14) :83-85
[6]   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J].
文同爱 ;
李寅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16-20
[7]   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 [J].
洪大用 .
浙江学刊, 2001, (04) :67-73
[8]   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 [J].
洪大用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1) :62-66
[9]  
中国水污染现状惊人江河水体呈现"七彩"颜色 .2 佚名. 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10527 . 2009
[10]  
"稻草人"、"稻草人化"和"去稻草人化"———中国地方环保部门角色式微及其矫正策略 .2 陈涛. 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论文集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