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自然法学说:方法、知识谱系与作用

被引:19
作者
舒国滢
机构
[1] "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格老秀斯; 几何学; 理性; 法教义学; 自然法法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在17、18世纪,"自然法"适时地充任"特定的人类知识形式"的角色:它成为"第一现代法哲学",几乎是这个时期所有的学者所能理解的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的作者、学派和思潮都共享相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均以相同的方式构想自然法"科学",即从科学的内在结构出发来建构各自的自然法学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的自然法学说可以笼统地称为"理性主义的自然法学说"。自然法的新知识途径提供了新的解释方法,这对于部分专业法学家(特别是私法学家)构建其学说体系无疑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不仅如此,17、18世纪的自然法理论及依此而建构的法律(私法)体系伴随着启蒙运动,共同在西欧促进了18世纪50年代以降,尤其是18世纪90年代后的法典化运动的洪流,自然法的理想透过各国的法典编纂而得以体现,这些法典也被统称为"自然法法典"。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欧洲人文主义法学的方法论与知识谱系 [J].
舒国滢 .
清华法学, 2014, 8 (01) :126-156
[2]  
科学的馈赠[M]. 法律出版社 , (美) 伯科威茨 (Berkowitz, 2011
[3]  
自然法与道德哲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英) 哈孔森, 2010
[4]  
拿破仑法典[M]. 商务印书馆 , (法) 拿破仑, 2009
[5]  
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M]. 商务印书馆 , (德) 普芬道夫, 2009
[6]  
启蒙与世俗化[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赵林, 2007
[7]  
近代私法史[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弗朗茨·维亚克尔(FranzWieacker)著, 2006
[8]  
莱布尼兹与中国文化[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孙小礼, 2006
[9]  
战争与和平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荷)格劳秀斯(Grotius)著, 2005
[10]  
法律与历史[M]. 法律出版社 , (德)罗尔夫·克尼佩尔(RolfKnieper),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