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框架的专业合作社激励机制

被引:20
作者
周文根
机构
[1]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关键词
合作社企业; 核心社员; 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法律上已经明确为企业性质,但它又不同于以资本为主导的企业。合作社活动作为一个集体行动,必须建立面对所有成员的激励机制。按照企业框架构建专业合作社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竞争规律的选择。在遵守合作社法的前提下,建立对核心社员的激励机制是合作社激励机制的重点。激励机制的实质是寻求合作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法的制度导向辨析——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为例 [J].
徐旭初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6) :19-24
[2]   我国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郭红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3) :24-32
[3]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 [J].
郭红东 ;
钱崔红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72-77+80
[4]   美国新一代合作社透视 [J].
王震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1) :72-78
[5]  
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维迎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