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近5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及其成因
被引:3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满苏尔·沙比提
海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海鹰
阿布拉江·苏来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阿布拉江·苏来曼
机构
:
[1]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来源
:
地理研究
|
2004年
/ 04期
关键词
: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耕地;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
0903 ;
摘要
:
利用 195 0~ 2 0 0 0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 5 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近 5 0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面积经历了 3个增长期和 2个减少期的变化。经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5次大的政策变动 ,耕地需求增加与非农业部门占用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沙化、盐渍化等问题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腾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大道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国辉
.
地理研究,
2002,
(04)
:504
-510
[2]
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态势及保护开发途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书金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李秀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会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31
-338
[3]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J].
何春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何春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陈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宇宇
.
地理研究,
2001,
(06)
:679
-687+772
[4]
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月卿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1,
(05)
:28
-32
[5]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晓梅
;
杨勤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杨勤业
;
张洪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张洪业
.
地理研究,
2001,
(03)
:298
-306
[6]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盛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传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洪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07
-416
[7]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
-333
[8]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王秀兰
;
包玉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
-89
[9]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1996,
(06)
:553
-558
[10]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cover and monsoon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east Asia.[J].Xiang Bao;Liu Ji-yuan.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2, 1
←
1
2
→
共 13 条
[1]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腾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大道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甘国辉
.
地理研究,
2002,
(04)
:504
-510
[2]
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态势及保护开发途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书金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李秀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会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31
-338
[3]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J].
何春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何春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培军
;
陈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宇宇
.
地理研究,
2001,
(06)
:679
-687+772
[4]
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月卿
;
李秀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1,
(05)
:28
-32
[5]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晓梅
;
杨勤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杨勤业
;
张洪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张洪业
.
地理研究,
2001,
(03)
:298
-306
[6]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盛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传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洪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07
-416
[7]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
-333
[8]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王秀兰
;
包玉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
-89
[9]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1996,
(06)
:553
-558
[10]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cover and monsoon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east Asia.[J].Xiang Bao;Liu Ji-yuan.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2, 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