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南锣鼓巷旧城再生为例

被引:35
作者
黄斌
吕斌
胡垚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旧城再生; 空间生产; 文化创意产业; 空间权利; 空间收益; 空间权力; 南锣鼓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梳理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再生的作用机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有效驱动旧城再生,是因为在资本生产新商业空间的同时,旧城文化可以融入新的文化创意并资本化、商品化,进而能够提升新空间收益的附加值,加大反馈力度,从而更好地协调新空间权利的分配。并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分析了资本和文化在旧城空间生产过程中对商户和消费者、原住民、政府这三者空间权利的影响,认为南锣鼓巷的旧城再生模式具有文化创意产业驱动旧城更新的样本意义,较好地处理了新空间的权利分配,但也开始面临文化创意乏力、资本结构分化、各方权力边界再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研究以更好地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97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基础 [J].
阮仪三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39-41
[2]   The new economy of the inner city [J].
Hutton, TA .
CITIES, 2004, 21 (02) :89-108
[3]   Reconstruct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 Applied design and creative serv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core [J].
Hutton, TA .
URBAN GEOGRAPHY, 2000, 21 (04) :285-317
[4]  
新帝国主义.[M].(英) 哈维 (Harvey;D.)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M].孔明安; 陆杰荣; 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6]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美) 贝尔 (Bell;D.)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  
走进南锣鼓巷.[M].张树槐;李铁生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8]  
后大都市.[M].(美) 索亚 (Soja;E.W.) ;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  
第三空间.[M].EdwardW.Soja著;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