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7
作者
熊光清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理论的兴起折射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重大转型。由于治理理论意识形态色彩较弱,涉及领域较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加之解决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需要新思路和新方案,这样,在西方治理理论出现后,它很快被引入中国,并得到了诸多学者和政界人士的认同。治理理论引入中国后,虽然受到一些质疑,但是被成功重塑并且有效本土化;治理理论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极大推动了治理实践的新变革;同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在中国互动性很强,推动了治理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总之,中国的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紧密结合并彼此互动,使治理理论不断升华,治理实践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一种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 [J].
熊光清 ;
熊健坤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3) :145-152
[2]   十八大以来党对网络社会治理的探索 [J].
熊光清 .
理论与改革, 2017, (02) :9-14
[3]   合作治理的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生成机制 [J].
汪锦军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98-105
[4]   网络化治理:研究视角及进路 [J].
孙健 ;
张智瀛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8) :72-75
[5]   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J].
杨志军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 :16-24+127
[6]   网络化治理及其政府治理工具创新 [J].
朱立言 ;
刘兰华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5) :7-13
[7]   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 [J].
何增科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 (03) :16-19
[8]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9]   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 [J].
徐勇 .
政治学研究, 1997, (01) :63-67
[10]  
中国共产党章程[M]. 人民出版社 ,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