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水平及意义

被引:16
作者
何疆春 [1 ]
杨晔 [1 ]
张宁坤 [1 ]
李田昌 [1 ]
朱智明 [1 ]
刘敏 [2 ]
王兆君 [1 ]
刘英明 [1 ]
机构
[1] 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
[2]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血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重要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CSF患者20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的正常血流速度(NCF)者24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别测定2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血脂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CSF组血清MMP-9、TNF-α水平较NCF组明显增高(P<0.05),但2组的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TNF-α2种炎症因子可能介导或参与了CSF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血清MMP-9、TNF-α水平的检测及对CSF的诊断有一定的判断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地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相关性 [J].
涂江虹 ;
刘瑞祥 ;
罗国胜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15) :31-33
[2]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41例临床分析 [J].
何疆春 ;
杨晔 ;
方庭正 ;
川玲 ;
费宇行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8 (05) :311-313
[3]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J].
何疆春 ;
杨晔 ;
朱智明 ;
川玲 ;
方庭正 ;
王兆君 ;
曹毅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 (06) :347-349
[4]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的进展 [J].
何疆春 ;
杨晔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4) :411-413
[5]   冠状动脉慢血流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小板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变化的临床研究 [J].
何疆春 ;
杨晔 ;
朱智明 ;
乔媛媛 ;
张宁坤 ;
陈宇 ;
李贤峰 ;
费宇行 .
北京医学, 2008, (08) :516-518
[6]  
Slow coronary flow may be a sign of diffuse atherosclerosis. Contribution of FFR and IVUS[J] . Pekdemir,Cin,?i?ek,?amsari,Akkus,Doven,Parmaksiz.Acta Cardiologica . 2004 (2)
[7]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low coronary flow [J].
Sezgin, AT ;
Sigirci, A ;
Barutcu, I ;
Topal, E ;
Sezgin, N ;
Ozdemir, R ;
Yetkin, E ;
Tandogan, I ;
Kosar, F ;
Ermis, N ;
Yologlu, S ;
Bariskaner, E ;
Cehreli, S .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003, 14 (02) :155-161
[8]  
TIMI Frame Count: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 . C. Michael Gibson,Christopher P. Cannon,William L. Daley,Jr Dodge,Barbara Alexander,Susan J. Marble,Carolyn H. McCabe,Lori Raymond,Terry Fortin,W. Kenneth Poole,Eugene Braunwald.Circulation . 199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