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基于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被引:37
作者
侯燕飞 [1 ,2 ]
陈仲常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3]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经济增长收敛; 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DR模型; 收敛谜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1 ; 020105 ;
摘要
大规模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是发散还是收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产出出发,以Barro and Sala-i-Martin国际人口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用数理分析方法推演出携带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稳态邻域内,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加快,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减慢,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相对发散。随后,本文借鉴DR模型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该模型既能预测内生经济增长发散性,又可以预测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性。通过利用2005—2014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人口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2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3中国区域经济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这意味着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相矛盾,从而产生"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收敛谜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政策效应、追赶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收入转移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收敛谜题"告诉我们,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扩大的矛盾,发挥新古典经济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收敛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国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解决好就业市场体制问题和流动人口福利待遇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J].
彭曦 ;
陈仲常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3) :136-144
[2]   空间不平衡、人口流动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中国1995~2010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杨成钢 ;
曾永明 .
人口研究, 2014, 38 (06) :25-39
[3]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 马红旗,陈仲常.人口研究. 2012(06)
[4]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 [J].
樊士德 ;
姜德波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2) :27-38+111
[5]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J].
刘生龙 ;
王亚华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94-105
[6]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J].
蔡昉 ;
王美艳 .
经济学动态, 2009, (08) :4-10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J].
段成荣 ;
杨舸 ;
张斐 ;
卢雪和 .
人口研究, 2008, (06) :30-43
[8]   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53-76
[9]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10]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 [J].
沈坤荣 ;
唐文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46-5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