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梁跃雄 [1 ]
常大川 [2 ]
曹丽 [3 ]
高筱雅 [4 ]
机构
[1] 湛江农垦第二医院內四科
[2] 解放军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3] 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4]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依达拉奉;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 D-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农垦第二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确诊的急性脑梗死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抗栓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不同脑梗死面积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大面积脑梗死、非大面积脑梗死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降低脑梗死患者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从而减小脑梗死的面积,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D].吴兆敏.重庆医科大学.2012, 01
[2]   延髓内侧梗死45例临床分析 [J].
刘方彩 ;
曲方 ;
李晓秋 ;
陈会生 .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 (04) :62-66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治疗 [J].
孙雪 ;
阳国平 .
临床荟萃, 2016, 31 (02) :178-181
[4]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J].
王志杰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7) :66-67
[5]   颈动脉超声与头颅MRI筛查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意义 [J].
李军 ;
鲁传龙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 32 (06) :561-561
[6]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J].
程冉冉 ;
李焰 ;
周燕 ;
贾力品 ;
刘凤丽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1) :2974-2975
[7]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J].
刘海红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08) :82-85
[8]   脑钠肽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研究进展 [J].
田建霞 ;
陈丽聪 ;
王继苹 .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3, 42 (09) :1009-1010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风险相关性研究 [J].
王晓兵 ;
张薇 ;
田国祥 ;
陈初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5 (04) :408-409
[10]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和NOS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J].
刘昌云 ;
陈枝挺 ;
黄华品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4) :3448-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