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115
作者
尹飞 [1 ]
毛任钊 [2 ]
傅伯杰 [1 ]
刘国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形成机制;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186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服务功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及评价方法,从农田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特征、生物特征、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等4个方面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1)农田生态系统除具有巨大的产品服务功能价值外,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和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价值;2)农田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特征、生物特征和生态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基础,人类活动是其形成的最根本的驱动力;3)应加快构建能体现农田生态系统特征的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加强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非产品服务功能形成机制影响方面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29 / 9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马新明 ;
熊淑萍 ;
李琳 ;
张娟娟 ;
何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83-87
[2]   黄土半干旱区坡地土壤水分、养分及生产力空间变异 [J].
潘成忠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61-2066
[3]   稻米品质性状对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响应 [J].
董桂春 ;
王余龙 ;
黄建晔 ;
杨洪建 ;
顾晖 ;
彭斌 ;
居静 ;
杨连新 ;
朱建国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17-1222
[4]   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J].
王强盛 ;
黄丕生 ;
甄若宏 ;
荆留明 ;
唐和宝 ;
张春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639-645
[5]   水氮运筹对干旱年型冬小麦旗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交互效应 [J].
郭天财 ;
冯伟 ;
赵会杰 ;
王化岑 ;
王永华 ;
夏国军 ;
马冬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53-457
[6]   水稻物质生产与氮、磷、钾、硅素积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J].
江立庚 ;
甘秀芹 ;
韦善清 ;
徐建云 ;
曹卫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26-230
[7]  
H. W. Paerl,J. L. Pinckney.A mini-review of microbial consortia: Their roles in aquatic production and biogeochemical cycling[J].
[8]   INFLUENCE OF SOIL-TEMPERATURE ON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Y FIELDS [J].
SCHUTZ, H ;
SEILER, W ;
CONRAD, R .
BIOGEOCHEMISTRY, 1990, 11 (02) :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