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79
作者
熊建新 [1 ]
陈端吕 [1 ]
谢雪梅 [2 ]
机构
[1]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评价体系与模型; 状态空间法; 洞庭湖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11.024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利用层次分析与状态空间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力三个方面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对洞庭湖区2001、2005和2010年3个时相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2001年为"中等",2005和2010年均为"较低",呈"U"型变化趋势,反映了引起生态承载力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②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力三者状态由"中弹性—中承载—较低协调"转变并维持"较低弹性—较低承载—较低协调";其中,社会经济协调力持续"走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呈现"回暖"趋势。③县域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明显,10年来稳定上升的只有沅江市和南县,一直处于下降的有岳阳市区、岳阳县、汨罗市、益阳市区、常德市区和汉寿县,其它9个县(区、市)处于不稳定变化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D].王亚文.西北大学.2006, 09
[2]  
将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N].黎铁桥;王洁;.长沙晚报.2012,
[3]   Rangeland mismanagement in South Africa: Failure to apply ecological knowledge [J].
Hudak, AT .
HUMAN ECOLOGY, 1999, 27 (01) :55-78
[4]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modelling bivalve carrying capacity [J].
Smaal A.C. ;
Prins T.C. ;
Dankers N. ;
Ball B. .
Aquatic Ecology, 1997, 31 (4) :423-428
[5]  
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M].沈渭寿; 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6]  
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王开运等; 著.科学出版社.2007,
[7]  
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M].董明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8]  
洞庭湖.[M].窦鸿身;姜加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9]   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J].
段玉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12-1114+1120
[10]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 [J].
蔡海生 ;
朱德海 ;
张学玲 ;
赵小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51-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