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解释——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为例

被引:28
作者
董雪旺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中国江苏淮安
关键词
旅游地; 空间关系; 生态学; 山西省; 旅游发展战略;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4.01.02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杨英宝 ;
钱乐祥 ;
苗长虹 ;
不详 .
世界地理研究 , 2002, (02) :88-95
[2]   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 [J].
窦文章 ;
杨开忠 ;
杨新军 .
人文地理, 2000, (03) :22-27
[3]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 [J].
王凯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9, (03) :69-74
[4]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J].
保继刚,彭华 .
人文地理, 1994, (02) :4-9
[5]   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 [J].
保继刚 ;
梁飞勇 .
经济地理, 1991, (02) :89-93
[6]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 [J].
张凌云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9, (01) :40-43
[7]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 1999
[8]  
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编, 1998
[9]  
普通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孙儒泳等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