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方法的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研究

被引:106
作者
岳文泽 [1 ]
徐建华 [2 ]
徐丽华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3] 浙江林学院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变量的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格法; 协同克里格法; 多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回顾了地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目前众多可以提供计算网格的气候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中,具体探讨了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将甘肃省1961-1990年30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不同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和双变量协同克里格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1)不论是多年均降水量还是多年平均蒸发量在空间上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二者的空间变程都很大,而降水量变化幅度更大。降水量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蒸发量则相反,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基于地统计的插值方法,根据半变异函数云图和试验方差最小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进行变量的空间插值,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化变量的空间连续分布格局,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比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后者增加了高度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合理,插值的精度也要明显好于普通克里格法。(3)采用地统计方法虽然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空间插值的精度都还不是很高,插值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74 / 9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J].
李新 ;
程国栋 ;
卢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6) :565-573
[2]   我国西北地区地面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J].
马鹏里 ;
王若升 ;
王宝灵 ;
杨小利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509-513
[3]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 [J].
林忠辉 ;
莫兴国 ;
李宏轩 ;
李海滨 .
地理学报, 2002, (01) :47-56
[4]   空间内插方法比较 [J].
李新 ;
程国栋 ;
卢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260-265
[5]   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和水量变化的分析研究 [J].
韦志刚 ;
董文杰 ;
范丽军 .
高原气象, 1999, (04) :525-534
[6]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近30年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J].
刘晓东 ;
侯萍 .
高原气象, 1998, (03) :24-28
[7]   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地统计学方法 [J].
张朝生 ;
章申 ;
何建邦 .
地理学报, 1997, (02) :90-98
[8]   含水层渗透系数K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J].
朝伦巴根 ;
和泰 ;
刘廷玺 .
地质学报, 1994, (04) :358-367
[9]   “Krige”空间内插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J].
王广德 ;
过常龄 .
地理学报, 1987, (04) :366-375
[10]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