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纠纷、村民自治与涉农信访——以北京市调研为依据

被引:23
作者
张红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农地纠纷; 村民自治; 涉农信访;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1.05.001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D921.8 [地方自治法]; D922.32 [农业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103 ; 030107 ; 120405 ;
摘要
涉农信访在整个信访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其基本上以农地纠纷为内容。以保障村民自治为己任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实施过程中被误用或滥用,这成为诸多农地纠纷的始作俑者。法院面对农地纠纷止步不前,农民转而求诸信访,但信访无法亦不应该成为解决农地纠纷的主要渠道,信访不能代替司法。信访工作当前面临制度困境与功能异化的现状,需要从正确厘定其与司法的关系出发,使回归本位,并发挥最大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 [J].
韩松 .
政法论坛, 2011, 29 (01) :104-116
[3]   我国妇女农地权利法律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与完善路径 [J].
陈小君 .
现代法学, 2010, 32 (03) :56-64
[4]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立法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 [J].
高飞 .
中外法学, 2009, 21 (06) :851-866
[5]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J].
高飞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0) :47-51
[6]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民法构造 [J].
高飞 .
法商研究, 2009, 26 (04) :13-22
[7]   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 [J].
张泰苏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139-162+245
[9]   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 [J].
林莉红 .
学习与探索, 2006, (01) :90-94
[10]   “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 [J].
李芝兰 ;
吴理财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44-6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