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被引:120
作者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生态重要性指数; 经济重要性指数; 苏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开发过密和无序的状况,导致自然生态及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破坏,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强调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以此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矩阵分类分析,将苏州地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分区管制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 [J].
陈雯 ;
段学军 ;
陈江龙 ;
许刚 .
地理学报, 2004, (S1) :53-58
[2]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3]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以三亚市热作土地为例 [J].
王桂芝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05) :40-44
[4]   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 [J].
胡序威 .
地理学报, 1993, (03) :193-203
[5]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 [J].
黄杏元 ;
倪绍祥 ;
徐寿成 ;
高文 .
地理学报, 1993, (02) :114-121
[6]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J].
赵松乔 .
地理学报, 1983, (01) :1-10
[7]  
简明土地利用规划[M]. 地质出版社 , (加)梁鹤年著, 2003
[8]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 科学出版社 , 任美锷, 1992
[9]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 [J].
Heal, G .
ECOSYSTEMS, 2000, 3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