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入“过桥贷款”的风险及影响
被引:5
作者:
边永平
杨柳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来源:
关键词:
过桥贷款;
非金融机构;
银行;
金融机构;
风险防范;
流动资金;
企业;
企业管理;
D O I:
10.19895/j.cnki.fdr.2014.12.005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期,大型企业涉及多家银行的融资业务出现逾期、垫款、欠息等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向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及民间渠道高息借入"过桥贷款"偿还到期银行贷款,而银行此前的贷款承诺又未能兑现导致其资金链断裂。所谓"过桥贷款",是指借款人为归还银行到期贷款而重新从银行进行续贷,即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影子银行机构或通过民间融资方式筹措资金来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在重新取得银行贷款后再偿还这部分融资。最初商业银行针对企业贷款到期续贷的情况,往往采取展期的办法。但鉴于《贷款通则》对于货款展期的规定①,商业银行在企业货款到期后往往要求企业归还原货款,再借出新货款。如此,企业因流动资金紧张等因素无法偿还到期货款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资金市场高息融入资金用于"还旧借新"。据调查,"过桥货款"在目前企业外部融资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成为企业"还旧借新"持续获得银行货款的重要手段。理论上,"过桥货款"的产生和快速增长有其合理性,但其中也隐含着一定的风险和问题需引起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