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

被引:23
作者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南海; 南海诸岛; 海域疆界线; 连续线; 断续线;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9.001
中图分类号
K928.1 [疆界];
学科分类号
0705 ;
摘要
南海诸多岛礁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领土,南海九条断续线是中国海域疆界线。南海九条断续线的形成与演进,既是重要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权益和岛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除了用文字进行阐述外,着重利用地图本身特有的功能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条疆界线的形成分为雏形期、形成期、成型期3个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现在南海的中国海上疆界线的时期,为疆界线形成的雏形期;20世纪30年代为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期;20世纪40~50年代,为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从以上时期的地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到这条海上疆界线的"连续线"和"断续线"2种画法。同时从地图发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由11条线演变成为现今的9条线。这条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了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033 / 10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 [J].
刘绍峰 ;
袁家冬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393-400
[2]  
纸上谈疆: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J]. 毛剑杰.看历史. 2011(07)
[3]   民国海疆版图演变与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形成 [J].
徐志良 .
太平洋学报, 2010, 18 (04) :92-97
[4]   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 [J].
贾宇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02) :112-120+149
[5]   南海海底特征、资源区位与疆界断续线 [J].
王颖 ;
马劲松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797-805
[6]   中国海疆地理格局形成、演变的初步研究 [J].
张耀光 ;
刘岩 ;
王艳 .
地理科学, 2003, (03) :257-263
[7]   南海“9条断续线”及相关问题研究 [J].
李金明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1, (02) :16-20
[8]   从地图在解决边界争端中的作用看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J].
杨翠柏 ;
唐磊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1, (02) :73-79+118-119
[9]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N]. 钟声.人民日报. 2012 (003)
[10]  
开拓南海“九段线”历史研究的新领域[N]. 孜曰.中国海洋报. 2012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