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被引:53
作者
傅伯杰 [1 ]
牛栋 [1 ]
于贵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 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概念、设计和进展 [J].
赵士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5) :578-583
[2]   发展国际合作,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J].
周少平 .
科学通报 , 2005, (06) :608-612
[3]   对我国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孙枢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6-10
[4]   地球系统科学合作伙伴及对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建议 [J].
陈泮勤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06) :425-428
[5]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J].
陈泮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974-979
[6]   长期生态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及趋势 [J].
傅伯杰 ;
刘世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476-480
[7]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陈宜瑜 ;
陈泮勤 ;
葛全胜 ;
张雪芹 .
地学前缘, 2002, (0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