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耦合发展模式

被引:22
作者
周立华
樊胜岳
王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发展模式;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5.05.015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相结合,对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特征及矛盾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耦合理论对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条件进行了评价,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划分为三个层次:农牧业耦合、农产品加工业耦合、系统与外部的耦合,并分别对各层耦合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系统耦合的实质是结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优势,通过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系统总体产出效益的提高。因此,系统耦合发展模式为提高内陆河流域的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分配方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大西北开发的根本是水资源开发 [J].
王秉钤 .
经济地理, 2002, (05) :607-611
[2]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耦合的景观生态学机制 [J].
刘学录 ;
任继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79-984
[3]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分异协调规律与耦合发展模式 [J].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2, (05) :699-708
[4]   张掖绿洲地区草畜产业发展战略 [J].
周立华 ;
张明军 ;
樊胜岳 .
中国草地, 2002, (01) :69-73
[5]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信息传递耦合关系 [J].
王让会 ;
马映军 ;
彭茹燕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02) :100-105
[6]   中国绿洲地域系统研究 [J].
伍光和 ;
张英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0, (03) :1-10
[7]   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 [J].
任继周,贺达汉,王宁,朱兴运,李镇清 .
草业学报, 1995, (02) :11-19
[8]   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 [J].
任继周,万长贵 .
草业学报, 1994, (03)
[9]   草原生态系统生产效益的放大 [J].
任继周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3) :7-8
[10]  
科学系统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喜先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