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及驱动机理

被引:54
作者
崔建鑫
赵海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空间转移; 驱动机理;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及影响机理研究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探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转移规律,构建计量学模型,定量地揭示其转移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空间转移特征,转移方向基本符合沪宁—沪杭甬交通线,呈现由中心城市到外围城市、由集中到分散转移态势;2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外向度和劳动力成本拉动,而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已逐渐摆脱依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迹象,但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析.[D].邓红亮.暨南大学.2007, 01
[2]  
基于FDI的污染密集产业转移与环境福利效应研究.[D].杨英.浙江大学.2006, 06
[3]   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J].
黄涛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08) :55-65
[4]   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 [J].
仇方道 ;
蒋涛 ;
张纯敏 ;
单勇兵 .
地理科学, 2013, 33 (07) :789-796
[5]   “污染避难所”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管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实证研究 [J].
侯伟丽 ;
方浪 ;
刘硕 .
经济评论, 2013, (04) :65-72
[6]   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J].
沈静 ;
向澄 ;
柳意云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57-368
[7]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 [J].
刘巧玲 ;
王奇 ;
李鹏 .
生态经济, 2012, (01) :107-112
[8]   环境规制、区际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省级面板Poisson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魏玮 ;
毕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8) :69-75
[9]   产业转移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以南北共建产业园为例 [J].
孙君 ;
姚建凤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32-436
[10]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曾贤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11) :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