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财政分权激励下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

被引:17
作者
于长革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社会非均衡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将大量可支配财力用于支持经济建设,而社会事业发展支出长期不足,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同步,GDP高度繁荣的背后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不足,亟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来看,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配套:第一,清晰界定政府职能范围;第二,实施政府财政层级改革;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蔡秋生等译;世界银行[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   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激励难题及其政策选择——一种合约视角的分析 [J].
黄再胜 ;
朱敏军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5) :25-30+125
[3]   所有权结构、自私性努力与投资阻塞问题 [J].
皮建才 .
经济研究, 2007, (05) :115-124+158
[4]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5]   我国尚不具备财政分权的条件 [J].
王雍君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41) :36-37
[6]   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J].
于长革 .
财经研究, 2006, (02) :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