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

被引:16
作者
胡毅 [1 ]
张京祥 [2 ]
孙东琪 [3 ]
付清松 [4 ]
机构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4]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资本; 不平衡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 空间生产; 城中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资本的不平衡发展是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经典代表,它不仅是马克思理论中用来解释资本创造利润本质的经典论述,更揭示了当代空间生产的源动力。选取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有产物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本的不平衡发展视角结合其空间生产的历史过程,分析资本在其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不平衡选择、行政界限的突破和重新划定以及社会关系不平衡的塑造来维持其不间断的利润生产。由此得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资本不平衡发展所具有的两个特殊属性:一是大量而充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成为资本价值利润创造的优势;二是全球资本和行政制度的共同推动,愈发促进了资本利用城市内部经济形式的差异、社会劳动力结构的不平衡进行生产积累。资本积累将不断寻求各种内在的地理扩张、空间重组和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以继续发挥其政治经济系统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及其理论建构 [J].
李春敏 .
天津社会科学, 2013, (05) :21-28+43
[3]   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及中国启示 [J].
武剑 ;
林金忠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3, (04) :76-83
[4]   空间生产再考:从哈维到福柯 [J].
王丰龙 ;
刘云刚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293-1301
[5]   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 [J].
付清松 .
学习与探索, 2012, (05) :25-29
[6]   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 [J].
大卫·哈维 ;
黄晓武 .
国外理论动态, 2006, (01) :53-56
[7]  
巴黎城记.[M].(美) 哈维;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空间与政治.[M].(法) 勒菲弗 (Lefebvre;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New globalism, new urbanism: 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J].
Smith, N .
ANTIPODE, 2002, 34 (03) :42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