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10
作者
王哲 [1 ]
姜亦忠 [2 ]
宋杨 [3 ]
周长玉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
[2]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脏外科
[3] 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
D-二聚体;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溃疡性结肠炎;
D O I
10.13481/j.1671-587x.2009.03.024
中图分类号
R574.62 [结肠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探讨老年人凝血功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活动期UC患者60例(UC组),随机选取28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32例进行非抗凝治疗,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中D-d、APTT及FIB水平,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D-d及FIB明显增高(P<0.05),APTT明显降低(P<0.05)。抗凝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中D-d及FIB与抗凝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水平(P<0.05)。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PTT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UC患者可适当进行抗凝治疗;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噁唑酮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J].
王丹 ;
高沿航 ;
赵颖 ;
谭岩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 (03) :332-334
[2]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微血栓形成的研究 [J].
贺国斌 ;
欧阳钦 ;
陈岱云 ;
李俸嫒 .
中国内镜杂志, 2003, (07) :42-43+46
[3]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 [J].
欧阳钦 ;
潘国宗 ;
温忠慧 ;
万学红 ;
胡仁伟 ;
林三仁 ;
胡品津 .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02) :69-72
[4]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炎症性肠病 [J].
刘建军 ;
王吉耀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9, (02) :13-14
[5]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ysplasia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J].
Itzkowitz, SH ;
Harpaz, N .
GASTROENTEROLOGY, 2004, 126 (06) :1634-1648
[6]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in Steroid 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Outcome and Influence on Mucosal Capillary Thrombi.[J].A. A. Vrij;J. M. Jansen;E. J. Schoon;A. De Br&uuml;ine;H. C. Hemker;R. W. Stockbr&uuml;gger.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