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李玮 [1 ]
张荣霞 [1 ,2 ]
梁文群 [1 ]
赵国浩 [3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3] 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能源强度分析.[D].李江.厦门大学.2009, 12
[2]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易丹辉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吴明明.华中科技大学.2011, 10
[4]  
中国省域能源效率评价研究.[D].吴琦.大连理工大学.2010, 05
[5]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张炎治.中国矿业大学.2009, 02
[6]   山西构建煤炭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完善建议 [J].
王宏英 ;
曹海霞 .
中国煤炭, 2011, 37 (10) :8-11
[7]   基于Granger检验的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张欣欣 ;
刘广斌 ;
蔡璐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S1) (S1) :26-27
[8]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影响——基于中国钢铁行业实证研究 [J].
陈凯 ;
史红亮 ;
闫波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4) :24-30
[10]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J].
周勇 ;
林源源 .
经济学家, 2007, (02)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