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中的银行业规模边界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芬华 [1 ]
汪明 [2 ]
李华民 [3 ,2 ]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广东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金融地理; 区域经济; 规模边界; 经济利润; 容纳能力;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1.08.009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市场竞争状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业的规模边界。本文通过建构银行业规模边界的理论模型,测算了一个区域经济对于银行(信贷)机构的容纳能力。研究发现,作为分析案例的广东省中山市,辖区内的银行(信贷)机构的实际密度,相对于其经济规模所决定的理论值而言,存在着不小的缺口。其政策含义在于,提高金融机构密度,可增强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适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附视频 [J].
刘芬华 .
金融教育研究, 2011, (02) :42-50
[2]   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 [J].
刘芬华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 31 (05) :24-28
[3]   境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效应: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J].
刘亚 ;
张曙东 .
科学决策, 2010, (08) :65-77
[4]   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J].
何德旭 ;
饶明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05) :54-60+66
[5]   市场分割与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及经济效应 [J].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金融研究, 2006, (01) :12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