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关系的干旱绿洲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高小琛 [1 ]
石培基 [1 ]
潘竟虎 [1 ]
吕立刚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市国土资源评价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农村社会经济; 耦合关系; 整理分区; 甘州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社会经济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并以甘州区18个乡镇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整理区。研究结果:①甘州区农村居民点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耦合度演化分为3个阶段:1995—1997年,二者不甚协调;1998—2003年,二者都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发展状态;2004—2007年,二者处于相对稳定协调状态;目前二者处于不甚协调发展阶段。②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包括优先整理区、强化整理区、适度整理区、一般整理区和完善整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王传明 ;
乔国华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3) :6-7
[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赵婷婷 ;
方磊 ;
朱泰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3) :114-118+128
[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东省金乡县为例 [J].
原国霞 ;
王慧 ;
吴晓 .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6 (02) :183-187
[4]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J].
洪涛 ;
梅昀 .
农机化研究, 2008, (04) :240-242+245
[5]   熵权法在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甘肃牧区为例 [J].
贾艳红 ;
赵军 ;
南忠仁 ;
赵传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17-21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7]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
[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J].
高燕 ;
叶艳妹 .
土壤, 2004, (04) :365-370
[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 [J].
高燕 ;
叶艳妹 .
农村经济, 2004, (03) :23-25
[10]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杨庆媛 ;
张占录 .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