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

被引:35
作者
章卫东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融资方式; 配股; 公开增发新股; 定向增发新股;
D O I
10.19361/j.er.2008.06.010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 [J].
章卫东 .
会计研究, 2007, (12) :63-68+97
[2]  
定向增发创造投资新机遇[J]. 田艺,王蕴珏,杨伟聪.证券导刊. 2006(16)
[3]   中国A股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及其二元股权结构解释 [J].
刘力 ;
王汀汀 ;
王震 .
金融研究, 2003, (08) :60-71
[4]   配股和增发的相关者利益分析和政策研究 [J].
李康 ;
杨兴君 ;
杨雄 .
经济研究, 2003, (03) :79-87+92
[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J].
黄少安 ;
张岗 .
经济研究, 2001, (11) :12-20+27
[6]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J].
阎达五 ;
耿建新 ;
刘文鹏 .
会计研究, 2001, (09) :21-27
[7]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 [J].
施东晖 .
证券市场导报, 2000, (07) :31-35
[8]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J].
陈小悦 ;
肖星 ;
过晓艳 .
经济研究, 2000, (01) :30-36
[9]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 [J].
沈艺峰 ;
田静 .
经济研究, 1999, (11) :62-68
[10]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高愈湘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