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13
作者
叶笃正 [1 ]
季劲钧 [1 ]
严中伟 [1 ]
王叶 [1 ,2 ]
延晓冬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东亚区域气候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人类圈; 地球系统; 各圈层相互作用; 社会计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8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环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近年提出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就是为表征地球系统演变进入了这一特殊的新纪元。然而,人类活动并非单向地影响自然,它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环境变化也影响着人类行为,迫使人类去适应自然变化,改变生存方式。为更深入地表征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这种特征,作者讨论了在地球系统模式里引入"人类圈(anthroposphere)"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科学挑战,并提出了构建包含人类圈的地球系统模式的一些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球气候变化的米兰科维奇理论研究进展 [J].
石广玉 ;
刘玉芝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3) :278-285
[2]   社会计算与数字网络化社会的动态分析 [J].
王飞跃 .
科技导报, 2005, (09) :4-6
[3]   东亚地区对流层人为硫酸盐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 [J].
王喜红 ;
石广玉 ;
马晓燕 .
大气科学, 2002, (06) :751-760
[4]   农业对小冰期和现代我国七月气候的影响模拟 [J].
严中伟 ;
魏和林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3-328
[5]   人口增长胁迫下的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谢高地 ;
成升魁 ;
丁贤忠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2-8
[6]  
A physical model for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over the past century[J]. SHI Guangyu, GUO Jiandong, FAN Xiaobiao and WANG Lingxia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7(08)
[7]   21世纪的大气科学──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70周年 [J].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1994, (03) :257-260
[8]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吴祥定 ;
林振耀 .
气象学报, 1981, (01) :90-97
[9]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10]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