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研究进展及其评述

被引:21
作者
刘曙华 [1 ,2 ]
沈玉芳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2] 广西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 研究进展; 研究评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从空间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议题。其中从空间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主要分析其区位选择与空间分布,形成了中心地理论、竞租理论、空间选择性扩散理论和集聚理论等理论,研究议题则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与模式、空间分布、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行为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城市效应和区域效应等。从整体上而言,关于生产性服务的空间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但目前在学术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研究的整体框架与理论架构,其空间分布与行业功能差异分析有待深入开展,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有待深入挖掘,对生产性服务生产与交易的性质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服务业地理空间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 [J].
王海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2) :199-207
[2]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 [J].
申玉铭 ;
吴康 ;
任旺兵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494-1507
[3]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及其空间结构 [J].
胡丹 ;
宋玉婧 ;
申玉铭 ;
邱灵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64-270
[4]   北美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述评 [J].
包晓雯 ;
曾刚 .
城市问题, 2008, (12) :84-89
[5]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ing Level and Urban Hierarchy——A Case Study of Zhujiang River Delta[J]. ZHONG Yun1, YAN Xiaopei2 (1. Institute of Hong Kong, Macao & SEZs Econom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2. Center for Urban & Regional Stud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01)
[6]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J].
刘曙华 ;
沈玉芳 .
人文地理, 2007, (01) :112-116
[7]   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闫小培 ;
钟韵 .
地理科学, 2005, (05) :27-33
[8]   服务业地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吕拉昌 ;
阎小培 .
经济地理, 2005, (01) :117-120+125
[9]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 [J].
杨亚琴 ;
王 丹 .
世界经济研究, 2005, (01) :61-66
[10]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 [J].
陈殷 ;
李金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07)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