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进国际循环?

被引:22
作者
陆江源 [1 ]
杨荣 [2 ]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际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展模式; 国际竞争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的重要战略方向。但对于国际循环仍有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衡量国际循环?各国如何参与国际循环?后疫情时代国际循环又将呈现怎样的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空间和潜力有多少?本文试图将国际循环划分为贸易和价值循环、投资和收入循环、金融资本循环、科技文化循环四类,并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要依靠国际贸易和吸引FDI参与国际循环的模式难以持续,需要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牵引国际贸易,以国内生产为主轴构建区域产业循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场集聚全球金融资本,以国内科技为重心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美联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救市方案:特征与理论分析 [J].
章玉贵 ;
徐永妍 .
上海经济研究, 2020, (06) :97-106
[3]   全球经济“双循环”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以剑麻产业为例 [J].
齐顾波 ;
马俊乐 ;
徐秀丽 .
文化纵横, 2018, (06) :72-79
[4]   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 [J].
王直 ;
魏尚进 ;
祝坤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108-127+205
[5]   什么是国际经济大循环 [J].
王建 .
四川建材学院学报, 1988, (03) :24-24
[7]  
日本结束出口超级大国时代的三点警示[N]. 潘正彦.上海证券报. 2012 (F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