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表达平衡: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不公发生逻辑与社会正义实现方式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22
作者
殷冬水 [1 ]
周光辉 [2 ,1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 中国政治学会
[3]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不公; 社会正义; 利益表达; 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社会不公日益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我国为何出现社会不公,目前国内学界主要有五种解释。作为转型中的大国,我国所面临的社会不公问题必然是综合型的,导致我国社会不公的因素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不公,是政治领域利益表达不平衡造成的,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弱势群体在政治领域处于失声状态,缺乏有效的机制合法表达其正当的利益诉求;二是强势群体拥有丰富的资源,运用不同的策略,对政府的决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国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要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要有效限制强势群体左右公共政策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浅析和谐社会视角下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J].
茆伟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5) :25-26
[3]   当代中国利益集团结构失衡与重构 [J].
尹艳红 .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25 (08) :34-37
[4]   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 [J].
贺大兴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4-17
[5]   贫富分化: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J].
江涌 .
世界知识, 2010, (11) :44-46
[6]   从公民话语权看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 [J].
赵秀芳 .
理论与现代化, 2010, (03) :10-15
[7]   警惕权势分利集团挟持公权力 [J].
黄苇町 .
人民论坛, 2010, (04) :26-27
[8]   经济全球化、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的选择 [J].
韩克庆 .
东岳论丛, 2007, (03) :21-31
[9]   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 [J].
周春霞 .
安徽大学学报, 2005, (03) :150-153
[10]   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 [J].
陈剩勇 ;
林龙 .
青年研究, 2005, (02)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