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8
作者
高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恢复与重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该文阐述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内涵、应遵循的原则与框架 ,论述生态、经济、社会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对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影响 ,以及我国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意义。指出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 ,一方面是受自然生态脆弱因子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受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影响。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仅限于生态系统层次 ,而应是多尺度、多等级的 ,应从生态系统到景观及整个生态—经济系统 ,应是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的协同。在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约束下 ,唯有建立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社会经济体系 ,才能改善区域人类生存、生产条件 ,使失衡的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稳定和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GIS的三峡库区云阳县生态经济区划 [J].
高群 ;
毛汉英 .
生态学报, 2003, (01) :74-81
[2]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J].
关文彬 ;
谢春华 ;
马克明 ;
牛健植 ;
赵玉涛 ;
汪西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64-73
[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J].
毛汉英 ;
高群 ;
冯仁国 .
地理学报, 2002, (05) :553-560
[4]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的经济增长率 [J].
杨帆 .
改革与理论, 2002, (09) :5-10
[5]   干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J].
方创琳 ;
张小雷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63-1170
[6]   中国南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以安微省黄山市为例 [J].
郑平建 ;
傅泽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2) :71-74
[7]   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宏观背景及理论基础 [J].
方创琳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1) :21-28
[8]   重建生态环境体系的系统思考 [J].
肖天贵 ;
金琳琅 .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 (01) :46-51
[9]   关于生态恢复几个问题的讨论 [J].
丁运华 .
中国沙漠, 2000, (03) :110-113
[10]   重庆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破坏与恢复重建 [J].
尹进恺 .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0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