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有效的制度:对制度分叉路径的差异性解释

被引:1
作者
陈宇峰 [1 ,2 ]
陈启清 [3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3]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关键词
制度分叉; 有效制度; 历史偶然; 意识形态; 利益集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文章从"有效制度的收敛性"这一命题出发,分别讨论了"历史偶然的随机冲击"、"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及"利益集团假设"对制度分叉路径与绩效差异的发散性解释,力图打开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和不完美的动态制度结构,以描绘出人类历史中制度发展的图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 [J].
卢周来 .
管理世界, 2009, (03) :159-165
[2]   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 [J].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2001, (07) :19-27+95
[4]   Do institutions cause growth? [J].
Glaeser, EL ;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4, 9 (03) :271-303
[5]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 Daron Acemoglu,Simon Johnson,James A. Robin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