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式抽油机变速运行节能效果评价

被引:15
作者
冯子明
李琦
丁焕焕
高启明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变速运行; 扭矩; 峰值载荷; 节能效果;
D O I
10.13639/j.odpt.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
TE933.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抽油机变速运行技术应用于国内多个油田,对其效果的评价也不一致。基于抽油机变速耦合运行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节能降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变速运行技术可以降低电机功率和电机扭矩,降低减速箱扭矩和悬点峰值载荷,但是"超冲程"现象不明显,泵载荷增加;变速运行技术能够较好地适应冲程、冲次、沉没度的变化,但是在平衡效果不好的情况下会出现"超扭矩"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当变速运行曲线的初始相位角有偏差时,会严重影响整个抽油机系统的综合工作性能,造成无法启机或突然停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游梁式抽油机SURF系统优化与柔性运行技术探讨 [J].
赵菁菁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 38 (10) :82-84
[2]   SURF抽油机运行优化控制技术节能测试研究 [J].
魏延富 ;
陈祥光 ;
孙大奎 ;
张敏 .
石油石化节能, 2012, 2 (01) :4-5+31+53
[3]   抽油机井柔性自动调参装置应用效果浅析 [J].
张再祥 ;
闫伟 .
石油石化节能, 2011, 1 (04) :34-35+54
[4]   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参数仿真的综合数学模型 [J].
董世民 ;
马德坤 ;
李学丰 ;
不详 .
石油机械 , 2001, (06) :46-48+56
[5]   抽油机井系统数学仿真技术 [J].
吴晓东 ;
李兆文 ;
郜云飞 ;
冯建华 ;
周赤峰 .
石油学报, 2000, (05) :95-98+1
[6]   有杆抽油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 [J].
董世民,马德坤 .
实验力学, 1996, (03) :277-284
[7]   电动机转速波动的有杆抽油系统预测技术 [J].
董世民 ;
崔振华 ;
马德坤 .
石油学报, 1996, (02) :138-146
[8]   超高转差电机驱动游梁抽油机参数的最优化 [J].
沈迪成 .
石油学报, 1992, (03) :133-140
[9]   有杆泵抽油井的三维振动 [J].
余国安 ;
邬亦炯 ;
王国源 .
石油学报, 1989, (02)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