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现代化

被引:2
作者
宋健
机构
[1]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关键词
制造业; 地位作用; 发展方向; 历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09 [工业技术发展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12 ;
摘要
纵观人类发展的轨迹,剖析社会进步的动因,联系中国实际,探讨了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历史地位、现在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制造技术和科学实验为理论的创新辅平了道路,又把新的理论与知识转变为生产力,形成了新的产业,制造业始终是产业革命的主力军;重点指出,工业化程度决定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工业部门中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又占有中心地位,它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是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是提高人均收入的财源,是发展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更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指出,制造业的发展要走信息化的道路,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的工业从机械化提升到自动化、智能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现代化报告.[M].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热学.[M].李洪芳 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3]  
现代化新论.[M].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  
争夺制天权.[M].张健志著;.解放军出版社.1989,
[5]  
固体物理学.[M].韩汝琦改编;黄 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  
大趋势.[M].[美]奈斯比特(J·Naisbitt) 著;梅艳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  
第三次浪潮.[M].[美]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 著;朱志焱 译.三联书店.1983,
[8]  
蓝田人.[M].黄慰文著;.中华书局.1982,
[9]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M].夏湘蓉等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0,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