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

被引:134
作者
魏一鸣 [1 ]
余碧莹 [1 ]
唐葆君 [1 ]
刘兰翠 [2 ]
廖华 [1 ]
陈景明 [1 ]
孙飞虎 [1 ]
安润颖 [1 ]
吴郧 [1 ]
谭锦潇 [1 ]
邹颖 [1 ]
赵子豪 [1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国家能源技术模型; 时间表; 路线图; 重点行业; 技术布局;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116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科学制定减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减排与发展、局部与总体的协同关系。为此,应用自主设计并构建的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提出了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中国碳排放总体路径、行业减排责任、重点技术规划等多个层面的具体行动方案。结果表明:当2060年碳汇可用量为10~30亿吨时,为达到低成本和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中国需在2026—2029年间实现碳达峰,峰值不超过127亿吨CO2(含工业过程排放);2060年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部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需加速转型,但2040年前中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2030年煤炭占比不低于44%。在全国和行业路线图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实现全国“双碳”目标对应的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建筑、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路径和技术布局方案,为中国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碳中和愿景下电力部门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J].
吴郧 ;
余碧莹 ;
邹颖 ;
孙飞虎 ;
赵光普 ;
唐葆君 .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 (03) :48-55
[2]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J].
余碧莹 ;
赵光普 ;
安润颖 ;
陈景明 ;
谭锦潇 ;
李晓易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02) :17-24
[3]  
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路径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呈尧.北京理工大学 2018
[4]  
中国能源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魏一鸣, 2018
[5]   Self-preservation strategy for approaching global warming targets in the post-Paris Agreement era [J].
Wei, Yi-Ming ;
Han, Rong ;
Wang, Ce ;
Yu, Biying ;
Liang, Qiao-Mei ;
Yuan, Xiao-Chen ;
Chang, Junjie ;
Zhao, Qingyu ;
Liao, Hua ;
Tang, Baojun ;
Yan, Jinyue ;
Cheng, Lijing ;
Yang, Zili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01)
[6]  
Peaking CO 2 emissions for China’s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sector[J] . Xi Li,Biying Yu.Energy Policy . 2019 (C)
[7]  
Potential of energy savings and CO 2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 Runying An,Biying Yu,Ru Li,Yi-Ming Wei.Applied Energy . 2018
[8]  
How to peak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power sector: A regional perspective[J] . Baojun Tang,Ru Li,Biying Yu,Runying An,Yi-Ming Wei.Energy Policy . 2018
[9]  
Energy technology roadmap for ethylene industry in China[J] . Jing-Ming Chen,Biying Yu,Yi-Ming Wei.Applied Energy . 2018
[10]   Engineering [P]. 
英国专利 :GB9929669D0 ,200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