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39
作者
刘春腊
刘沛林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 开发; 沟域经济; 北京山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2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5 ; 0503 ;
摘要
近年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蓬勃发展,这对山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沟域经济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原生态保护的一致性、特色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旅游价值开发的紧密性、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关系。从古村落结构、古村落文脉、古村落活力等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得知当前北京山区古村落价值高,具有保护与开发的价值。针对北京山区古村落的特征及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保护与开发重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完善规划编制、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培育沟域经济发展的古村落产业、对古村落个体实施整体建设、实施科学定位和错位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北京山区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促进沟域经济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923 / 19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D].康健.太原理工大学.2008, 10
[2]  
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朱晓翔.河南大学.2005, 05
[4]   关于乡村旅游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及政策建议 [J].
郭君平 ;
沈文华 ;
何忠伟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01) :166-168
[5]   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 [J].
刘沛林 ;
刘春腊 ;
邓运员 ;
申秀英 ;
胡最 ;
李伯华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731-1736
[6]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J].
张义丰 ;
贾大猛 ;
谭杰 ;
张宏业 ;
宋思雨 ;
孙瑞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31-1242
[7]   沟域经济组织实施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柏沟域为例 [J].
陈天宝 ;
刘永强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3 (05) :31-34
[8]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 [J].
陆林 ;
葛敬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77-382
[9]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J].
冯骥才 .
上海文学, 2007, (02) :71-77
[10]   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 [J].
汪清蓉 ;
李凡 .
旅游学刊, 2006, (01) :19-24